行业资讯
大降价的背后(1):摩托车市场大萧条的前夕 ?
2024-03-02 12:09  浏览:612

新春之后,摩托车行业里的焦点话题,是延续去年的降价、降价、降价。较受注目的是各个海外品牌(进口车),密集发布了新的、更低的产品定价 —— 有别于去年那种欲拒还迎、半推半就的 “ 临时、限期优惠 ”,这次是直接地把标价(官方建议零售价)降低。这是一个对于在短期内、市场获得恢复,明显地已经不抱任何期待的动作,未来一段时间里都将面对着严峻挑战、是一个已成定局的结论。

对于当前一系列降价行动的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解读、意味着什么,接下来一连几集、简单聊聊。本篇是这一降价主题的开篇,我们尝试先从一个宏观的角度,透过人尽皆知的表面动作、去探讨背后的故事,看是否能获得一些在艰难中、奋力前行的启发:

1、对于全球以至是中国的摩托车产业链来说,结构性的全面产能过剩,不是近期才出现的事情,早在 2008 年欧美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过剩就一直存在着,只是各国政府都有着各自的拯救措施,大家也就勉勉强强地能够混点饭吃,但当遇上了新一轮的危机,导火索被重新点燃;

2、降价的背后,不单纯是一个摩托车产业、摩托车市场行情的问题,是整个经济环境的原因。宏观的经济格局、决定了摩托车行业的发展路径,自 2009 年前后开始,不论是中国市场、海外市场,国产车型还是海外车型,降价、降配(譬如中量级的四气缸变成了现在的两气缸)是主流现象(是主流现象,某个品牌、某个特定车型有不错的表现,难以归纳为主流现象),这是市场消费力趋势所决定的;

3、海外的大型制造商背后普遍都有财团支持,日本的四大制造商背后更是站着能够影响政策的财阀,没有了这些制造商的配合、降低供货价格,国内新一轮如此划一的降价潮、不容易形成。而这些都是老牌企业,过去的数十年里,经历过无数次危机,具有较多的应对经验,后续动作(包括侧重于做什么配置车型,如何运用全球范围的供应链降低成本,等等)如何,值得持续观察;

4、未来的几年里,是否会比 2023 年更难 ?究竟是什么样的前景预判、让海外的大型制造商都愿意降价供货价格,以求能卖一台算一台 ?要知道、这帮制造商都不是省油的灯,全面大降价的背后,这是否来自于一个大萧条前兆的判断 ?也许大萧条这个说法不吉利,那么消费大降级、大停滞呢 ?而在多年前,消费大降级,是我在当时一片所谓的消费升级声音中,已经提出了的话题;

5、国产车在某些领域里的进步,对进口车的大面积降价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 ?我个人认为,至少在当前的技术水平内、其影响是很有限的,会产生丁点影响的分界线是 400 cc - 500 cc 以下的细分市场,而中、大型车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心仪要买 GL1800、CB1300、Panigale V4、Z900 以至是 250 SX-F 的消费者,除了降级之外、找不到国产的类似车型。而要知道,进口车这一轮降价是无差别的,其清单里面包括了大量的 1000 cc 级别车型,这些产品与国产进步与否、几乎不存在联系,要买进口车的这部分群体、大部分都依然是会买进口车;

6、连国内市场没有廉价竞争对手的 1000 cc 级别车型都放到了大降价的清单内,这样的动作,就如同上述那样,在全球都萧条的环境下,追求能卖一台算一台,这算得上是最合理的解释了。而由此可见,海外制造商对国内摩托车市场当前消费力的悲观程度,即使不是大萧条的前夕,也至少不是消费大降级那样的轻描淡写了。毕竟,生产企业需要维持开工率,而不管开工的,是单气缸还是四气缸、六气缸,是 125 cc 级别还是 1000 cc 级别;

7、也许,没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的故事,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说不定,现在还没到真正的冬天,当前的降价潮只是前菜;

8、对于国内的摩托车市场,要顾虑的还不仅仅是这些,还要想着会否为了挽救其他行业,后续还有更多的禁限摩措施,譬如更多的地方不给摩托车加油、禁限行,八年报废等等。毕竟,利益集团之手是很长的;

9、见缝插针、疲于奔命地应对当前经济环境下的竞争,相信会是未来几年的常态。或需等到某些战略性的重大事件(譬如中美竞争)见分晓之后,才能产生一个更清晰的市场景象;

10、从此前海外制造商应对市场危机的经验去看,作为制造商的角色,如何在过去的工业化思维基础上实现突破,在预算有限之下进行技术提升、创新, 不管是悲观好、乐观好,这都将是扭转局面的唯一通道;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足够的实用性、辅以足够新颖的个性化,会是一个被设计好的,同时也是在预算有限的环境下、被迫接受的选择。而这一点,将是下一期的主题。

下面的图片,部分海外制造商的车型(资料图片)。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