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比亚迪正式发布两轮、三轮车电池产品,宣布全面入局轻型出行能源体系。这不仅是一个产品矩阵的推出,更是比亚迪将车规级技术体系由四轮下沉至两轮市场的信号释放。
面对这场两轮出行能源变革,谁能真正接住并实现落地?作为首家与比亚迪达成战略合作的两轮整车品牌,台铃,率先给出答案。
比亚迪为什么此时下场?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领先的品牌,比亚迪为什么这时候切入两轮/三轮车领域?
答案不复杂:这是一个被低估却绝对高潜力的市场。
中国电动两轮车的年销量接近5000万辆,存量规模已突破4亿辆,锂电渗透率却仍很低。但趋势很清晰:随着标准化、合规化,两轮车的“锂电化进程”正在悄然加速。
比亚迪不是来打一锤子买卖的,而是想借助“汽车级电池体系”在两轮行业打开新增量。这一轮的目标,是“让两轮锂电像汽车动力一样安全、可靠、可控”。
台铃:行业首家合作品牌
而在比亚迪此次正式发布前,台铃便与比亚迪完成了“整车+电池”的深度协同开发。
双方围绕“车电同寿”理念,共同推进三方面协同:
在寿命维度,通过控制系统与整车结构协同设计,让电池不再是整车的“短板”;
在安全维度,搭建覆盖硬件+软件+云控的立体防护体系;
在智能维度,让电池状态与整车数据打通,实现故障预警与能效调配。
这种合作模式,不是简单的买与卖,而是一次更深层的“底层协作”,为用户带来真正可感知的用车信任和体验革新。
为什么是台铃?
台铃为什么是行业第一家与比亚迪达成“战略合作”的两轮品牌?原因不难理解:
长期以来,台铃围绕“长续航”和“整车智能化”构建了稳定的产品体系,也具备了电控系统、智能平台、用户数据闭环等核心能力。这些技术储备,恰好为车规级电池提供了可靠的落地场景。
同时,台铃已在产品安全、智能云控、结构优化等方面建立起系统性打法,使其成为行业中少数可以与“电池生态”形成闭环协作的品牌。
比亚迪将其核心车规级技术系统化导入两轮电动车电池体系,构建起更高标准的动力底座;而台铃则凭借成熟的整车架构与高效的市场覆盖能力,为比亚迪电池提供规模化落地的广阔场景。
写在最后
比亚迪与台铃的产业协同,正在助推中国电动两轮产业走向高端,让中国智造真正具备改变全球出行格局的底气与实力。
当"车电同寿"从概念走向现实,当两轮出行的续航边界持续被技术突破,这场由使命驱动的绿色革命,正在将中国出行产业推向新的高度。
在碳中和的全球叙事中,台铃和比亚迪共同开启的技术跃迁,正在让中国电动两轮车驶向改变世界出行方式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