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村 BA ”
七月 30 日至八月 2 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台盘乡台盘村举行的贵州省 “ 美丽乡村 ” 篮球联赛、黔东南州半决赛,水泄不通的观众席、热闹的现场气氛,被冠以 “ 村 BA ” 之名。而 BA 是 Basketball Association 的简写,表面意为篮球协会,实则是指职业篮球赛。
这是一个看似一夜爆红、但实际上只是自己孤陋寡闻的故事 —— 尽管自己所处的职业,已经让自己觉得能比其他人有更多的阅读时间、有更多的信息接收渠道。
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资本的力量:已经有好多年不看中国男子足球了,但仍不得不从一闪而过的标题、被灌进了大概的事件轮廓;又慨叹资本撤退了之后,自己学生时代所参与过的足球运动、在中国市场掉进了泥潭。赛车是烧钱的运动,所以在赛车圈,资本的力量更加大,大到在某程度上、曾经(过去式了)可以完全无视类似于国际奥委会、国际足联角色的国际汽联、国际摩联的存在。2008 欧美金融风暴之前,美国的 AMA 越野赛事是自己玩自己的,与 MXGP 有着各种的明争暗斗、就只剩下没有最后完全撕破脸。NBA 美国职业篮球赛也如此,若不是 2008 年之后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不同方向的资本之力量,在没有找到共同的利益点之前,根本就不卖国际奥委会、国际蓝协等协会的帐。
题外话之后,让我们思考一下 “ 村 BA ” 之后,对于 “ 村 GP ” 的元素:
1、没有财团式资本的力量,没有包装,就靠着兴趣、爱好和时间,“ 村 BA ” 的景象、是否就是 “ 村 GP ” 可堆叠出来的上限?
2、赛车毕竟是烧钱的运动,从场地到器械、配套工作人员等,各种的要求远多于大部分的运动类型。所以,有限的资本、有一点的包装,同样地依赖着兴趣、爱好和时间,能否打造一个 “ 村 GP ”?
3、我并不否认资本(财团式的资本,具决定作用的资本)对任何运动项目所能产生的力量和好处,只是,我们更需要思考在资本的力量还没有传递过来之前,赛车需要如何求存、或何以向资本献媚。何况,资本介入之后的环境,还不知道是否能比足球要好得更长时间一些;
4、群众基础是所有运动项目要获得发展的前提,群众基础的形成,最密切相关的,或许就是运动项目对应的基础设施,其使用成本就成为了核心;
5、中国的赛车运动(这里特指两轮类的),也曾经出现过 “ 村 GP ” 级别的盛况;
下面的图片,2005 年四月举办的全国越野锦标赛重庆站(资料图片)。
下面的图片,2005 年八月举行的全国越野锦标赛、河南桐柏站比赛现场(资料图片)。
6、N 年前所流传的全球三大赛事,是奥运会、世界杯、F1 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对于这一流传,我仅仅就是看看而已:奥运会、世界杯都是四年一次的比赛,而 F1 每年有十几站的比赛,在曝光频率上、不成比例。至于世界杯的外围赛、奥运会部分项目的资格赛,大部分的比赛,其聚焦程度、显然难以谈得上全球性。而近年来获公认的,是 MotoGP 的影响力在快速上升;
7、最近据传奥运会或增加赛车项目,我对此的看法是:有点用、但是对运动发展本身所能够产生的作用没有期待。逻辑上,与流量明星玩一下赛车那样,多多少少总有点用,毕竟多了一个参赛者,但作用也就仅仅是多了一个参赛者。对于推动赛车的发展、不存期待,毕竟都不知道究竟是谁在割谁的韭菜;
8、能推动赛车运动快速发展的事情,最有效用的是一系列的造富故事:车手能够成为富豪,譬如意大利某车手,年薪是超千万欧元;德国某 F1 车手,年薪是几千万欧元,诸如此类的。尽管这听起来,跟中国足球发展过程中的故事、有着一些相似之处;
9、虽然 MotoGP、WorldSBK、MXGP 很遥远,正如 CBA、NBA 相对于 “ 村 BA ” 那样,但这些大赛,在运动本身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是明显的:透过屏幕、建立起梦想;
10、体育运动市场的发展逻辑、造富故事,其架构实际上已经被市场定格下来,去到哪一个级别,那么就是哪一种的所谓商业价值;
11、如同上面曾提及的,实现 “ 村 GP ” 般的群众基础,除了经得起岁月的考验之外,最直观的核心就是参与这项运动的成本与收益,在收益尚未明确(甚至可以说是明确没有收益)、而成本高居不下的当下,就惟有依赖参与者的一腔热情;
12、既然收益(收益可以是货币、可以是名气/流量)尚未明确,那么尽可能地降低参与成本,就成为了产生 “ 村 GP ” 现象的核心途径;
13、中国的两轮赛车圈,不管是公路型的还是越野型的,目前仍依赖着老一辈的赛车人在东奔西走。这样的情景,除了些微的既得利益之外,相信更多的是还包含着期待、还有着更美好的 “ 村 GP ” 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