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启了全面模仿西方技术、文化和思想的时代。也正因此日本“明治维新”使得日军的装备发生了质的提升。统治中国的满清开始走向衰败。坚持对外扩张的的日军吞并了朝鲜半岛、抢占台湾岛,将目标直指中国的东北地区。而日本陆海空军的装备也根据战略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日本陆军为了弥补骑兵与步兵,因相对缺少机械化运输载具的不足,研发了一系列“95式”摩托和“97式”边三轮摩托。
适逢美国经济萧条,哈雷摩托转入日本陆王生产并最终成定型为“95式”陆军型。
上图是日军在入侵苏联远东地区,缴获苏军使用的“菲亚特-伊若尔斯克”型装甲车。
在1918年日军入侵苏联的战争中,日军首次试验装甲车、哈雷边三轮摩托和步兵混编机动作战的战术。在泥泞不堪的苏联远东,2轮驱动的装甲车甚至轻型卡车都会遭遇陷车故障。反而是装备哈雷摩托的日军轻步兵,凸显出机动性和火力均衡的优势。这些战术优势被日军大本营认为,同样适用于全面入侵中国的战争。
日本虽然赢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放眼欧洲各参战国使用的全新战术以及与之匹及的新装备,使得日军大本营在装甲车辆(含坦克)、机械运输载具、火炮、步枪、飞机以及军舰等技术兵器的研发走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因为此时汽车发动机、传动组件、和车桥技术远没有今天甚至二战时期发展的迅速,为了满足侦查、通信、快速部署等战术要求,英、法、奥、德、俄甚至美军都大量的装备摩托车,来满足骑兵作战范围与机动速度的不足。至1913年8月,日军情报部门已经获取不下数千份欧洲各国军队使用摩托车作为侦查、巡逻载具的情报。1914年,日军大本营决定引进美、英等国不同型号的摩托车进行技术验证、战术整合等为期2个月的试验。这期间,日军大本营认为哈雷系列摩托具有动力储备充足,运行平稳,使用环境要求低(尤其是在寒冷的北海道),成本预算可接受。
一战中,无论协约国还是条约国都装备了大量摩托车,边三轮摩托更被搭载不同口径的机枪作为巡逻、侦查、机要、传令用。
1918年日本赢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做吞并中国东北三省的准备。为了达到日军以占领东三省为跳板全面入侵中国的目的,日本陆军的装备和武器开始有意识的进行调整。日军将哈雷摩托以及英国、意大利生产的同型装备,转入我国长春和哈尔滨等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其测试内容则包括:50km/h匀速不间断行300km;在室外温度接近零下30摄氏度启动;跟随骑步兵编队行进车辆负载、拖曳测试。通过5个月的长测,日军大本营决定引进哈雷系列(排量500ml和1000ml)摩托作为日海军、陆军的制式装备。在1918年武装入侵苏联的战争中,日军占领海参崴,首次使用装甲步骑混编作战方式。装甲车前突、哈雷边三轮两侧掩护、步兵中央跟进的新战术。
“日寇铁蹄践中华”—大多数指的是穿有鞋底镶有钢钉(26或39颗钢钉)的“编上靴”,走在“南满”铁道上发出清脆响声。
因为东南亚地区环境气候因素,入侵东南亚的日军大量装备了自行车作为机动载具。这支被称作“银轮部队”(在马来亚炎热气候的路面,因快速行进导致车胎爆裂,日军剥去橡胶胎,只用钢圈骑行,数千辆这样的自行车发出的响声与坦克机动发出的声音相似,故称为“银轮部队”)在对英军作战中将机动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1923年,日本光东贸易公司在日军大本营的授意下,成为继日本汽车公司第2家哈雷摩托的贸易商。而东光公司的最大买主则是日本陆军军部。在1923年之前,出口日本的哈雷摩托并不能满足日军购买需求。日本汽车公司虽然将销售量的60%分配给陆军,但是因为与美国哈雷公司签署的贸易协定,导致日军不能随心所欲的通过民间贸易,装备排量为1000ml高功率版边3轮摩托。而此时日本关东军已经跃跃欲试将控制区域,由哈尔滨扩大至整个中国东三省。因遂行全面占领东北三省的关东军,仍以马匹为主要机动载具,日军大本营急需运输卡车、小型指挥车和成本低廉可快速部署的摩托车。即便是两家贸易公司为日军提供哈雷摩托,仍然难以满足关东军的需求。在次大环境下,日军决定通过民间公司生产哈雷摩托为日军批量供应。
至此,“陆王”系列摩托成为日军侵华战争的罪恶之源!
日产达特桑18式卡车,日产首款采用流水线式生产的运输用卡车。1935年4月,横滨工厂实现了从底盘到车身的流水线生产,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日产达特桑各型车生产总量达到8353台,其中18式卡车产量接近6700台并全部装备关东军和国内部分师团。当然达特桑18式卡车被大量装备并不是通过性出色,反而在中国东北地区因极度寒冷工况下启动障碍,被转手发给华北驻屯军使用。但是“低油耗”这个优势已经被认可,并由此成为日产汽车的标志性口碑。至今在中国与东风合作生产的日产奇骏等车型都存在着“低油耗”的特性。
1931年9月18日,日军全面入侵中国,并由此受到来自美国、英国的制裁。日军使用的美军福特卡车、哈雷摩托、英军的威克斯装甲车和法国雷诺坦克被禁止出口。由此,日军大本营将日本国内主要商社集中分配研发任务。由此开启了日本丰田、三菱、中岛(富士)等工厂生产汽车的序幕。其中,日本关东军急需的各型摩托车的生产,由兴东贸易商引导,通过增资(主要资金来源于日军)向美国哈雷公司购买全套的生产图纸和设备,以及足够生产190台整车的套件。在此前的2年(1929年),日本一些商贩就有意国产摩托车。日本内燃机公司曾经组装过一台排量为1200ml的两轮摩托,但因为可靠性不佳,动力储备不足而没有引起日军的兴趣。通过进口散件组装的哈雷摩托在成本下降3成后,反而引起日军大本营对哈雷国产化的兴趣。根据日军相关部门要求,自产的哈雷摩托禁止使用任何进口部件,尤其是发动机缸体、活塞以及传动链条必须为自产。
1933年,哈雷摩托日本产过程并不顺利,出现了缸体炸裂,传动链条强度不够等故障。
1934年,品川工厂的生产工艺提升较为顺利,但受到规模限制产能出现瓶颈。
1935年,品川工厂将发动机、变速器和后轮毂等工艺,与其他两家组装厂共享。
1936年,品川工厂改名为三共内燃机株式会社,使用“陆王”标志生产自产哈雷摩托。
1937年,“陆王”摩托在我国东北开始一系列的适应性测试。为了提升在我国东北地区寒带和沙漠地区的通过性(日本三共的技术人员,跟随关东军执行了不下数十次战斗,并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在通过实战进行测试时,从漠河的极寒地区,到毗邻蒙古边境的沙漠丘陵地区都留下了极为详细的文字记录。为入侵苏联提供了整车调整的参数与技术储备),调整了传动比、并由原先的前后车轮不能互换调整为可互换的结构。
1937年10月,“陆王”摩托命名为“97式军用侧三轮摩托车”(以后简称陆97陆王)。
1938年,“97陆王”成批量生产被直接用于侵华战争!为了满足日军的装备需求,日本内燃机、东洋工业、冈本汽车采用统一且标准的模具和材料进行大规模生产。
从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97陆王”就成为日军的“铁蹄”。
上图是日海军装备的涂装三色迷彩“97陆王”摩托
上图是在原苏联远东某博物馆展出的品相较为完好的“97陆王”。长宽高2870*1780*1400mm,轴距1550mm,离地间隙100mm。
宽大的前车轮采用编制钢条支撑,玻璃材质的前照灯有效照射距离为26m。使用的轮胎型号为4.40-18。
全车使用大量钢材的“97陆王”自重近410kg,满载3人和武器辎重时,最大行驶距离为180km,最高车速110km/h。
前照灯可安装防空灯罩,提升自身安全。前照灯下是一只电喇叭,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作为防空警报发生器。在前照灯后的前车架安装了起到缓冲作用的双螺旋减震弹簧。
上图是安装了防空灯罩的日本海军装备的“97陆王”。
“97陆王”的前制动拉伸开关采用拉线式传递结构。前转向握把与制动拉伸开关设立了较大的开合空间,以便严寒地区日军驾驶员佩戴厚重的棉手套驾驶并进行制动控制。“97陆王”制动开关布置在左侧握把,控制全车3条车轮。旋转右侧握把为油门开关。
“97陆王”前轮并非某家媒体所阐述的那样可作为驱动轮。只不过是在应急时,前车轮拆卸可直接安装到后驱动轮,只需要通过6条螺栓固定,轮毂法兰和后传动主齿轮即可。当然也有非文字记录,日军在后勤供应不顺时,货斗的负重轮也可以成为后驱动轮。无论是前后车轮,还是全车3车轮可互换,都较大的减轻了日军在整个中国战场的后勤供应压力。
“97陆王”摩托车搭载了一台VL1200型号的V型双杠发动机,采用V型风冷散热,4冲程12气门结构。这是由哈雷摩托搭载的动力总成逆向仿制而来。早先的发动机在缸体铸造以及活塞寿命均不能达到日军要求。
“97陆王”搭载的发动机排量为1207.56ml,缸径冲程(mm)为86.97A.6,压缩比为4。5:1,发动机最大功率21kW/3500r/min,最大扭矩为63Nm/2500r/min。这样的数据在当时已经算是主流配置。
“97陆王”的燃油箱可容纳16L燃油(分为左右2个油箱),润滑油携带量为5L。
“97陆王”的传动机构匹配了一台3前速手动变速器(并附带1个倒车档)。可以看到换挡杆位于燃油箱左侧,这与日本实行做多行车原则相呼应。在换挡刚右侧,银色圆盖是汽油箱盖,黄铜材质的圆盖是固定换挡指示框的,当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将其拆卸。
“97陆王”的左侧踏板拥有变速器和制动的功能。脚尖向前深踩制动踏板并操作换挡杆即可完成换挡动作。为了防止传动链条与驾驶员左腿剐蹭,配备了链条室罩。管状的防护栏可以较完好的对驾驶员腿部进行保护,当然这个防护栏也起到固定挎斗货箱的作用。
“97陆王”的货斗可搭载一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1名驾驶员1名后排乘员的武器以及2天的战斗补给。全尺寸备胎在货斗后固定。货斗外形呈船型,可起到高速行驶稳定气流减少风阻的作用,并配备向前翻到的货斗风挡玻璃。
上图是“97陆王”传统链条的特写。
上图是“97陆王”货斗使用的弓子板减震特写。
上图是,拆卸掉货斗后的“97陆王悬悬架特写。H型结构的侧负重轮车架集成2条钢板簧,负重轮采用鼓式制动结构,并通过驾驶员左侧制动开关统一分配制动力。
海军型“97陆王”摩托排气管,安装了防护格栅。
后排坐垫由4条弹簧支撑。拆掉坐垫即可成为简易运输平台。
手持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俗称歪把子)的日本鬼子坐在“97陆王”货斗内,跟随步兵小队遂行扫荡任务。可以看到上图中“97陆王”货斗外侧加装了一具前照灯。
上图中日本鬼子的“97陆王”摩托2车编队并列警戒,货斗架设“歪把子”轻机枪,驾驶员持“百式”冲锋枪,步兵持“三八大盖”步枪立姿或半蹲,部分士兵持“南部14”手枪。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几乎所有的战役都有“97陆王”参加的身影。1面膏药旗,1队鬼子兵跟随几台架着歪把子机枪的“97陆王”摩托去扫荡。在抗战初期,因为国军的装备还算齐整,具备一定装甲作战能力,“97陆王”经常会伴随95式轻战车(坦克)露出。
“97陆王”前凸、随后日本陆军95式小型乘用车(由日产达特桑生产)、最后94轻战(或称为豆坦克)压阵。此种组合可以称得上是日军侵华战争中最为常见的战术。当然,在大多数的时候,95式小型乘用车因为产能不足没有配备到至个旅团单位,出现在中国战场上的几率很低。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日军装备了由日本内燃机、东洋工业、冈本汽车等不下10家企业制造的“97陆王”系列摩托车。关东军、华北驻屯军甚至东南亚日军所使用的“97陆王”摩托车,根据环境和气候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装。但是作为载荷只有不足500kg的三轮摩托车,在通过性、载重、耐久性和作战潜力仍然不能与日军逐步装备的丰田、三菱、日产卡车和轻型指挥车相比。在二战后期,日本钢材橡胶等战略物资极度匮乏,“97陆王”摩托车的产量也急速下降。1945年日本战败后多家生产“陆王”的企业倒闭。在美军全面占领日本后,肢解日军事力量,只保留少量警察。“陆王”系列摩托被用来供政府、新闻和警察使用。
在1945年至1947年,有近300台1200型“陆王”生产出来;1947年生产194台;1948年生产1601台;1949年生产1608台;1950年2月“陆王”摩托车彻底停产。1950年,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日本濒临崩溃的经济因战争而得到恢复。生产“陆王”摩托车的内燃机株式会社改名为陆王摩托车株式会社,继续生产1200型(“97陆王”民用版)和750型。直到1958年,虽然多有改款车型出现,但在1960年因为日本汽车工业的增速,“陆王”摩托在小型化和新技术应用上跟不上节奏最终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