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
CRRC观察:CRRC真的需要“大排”量摩托吗?
2015-07-19 09:21  浏览:523

2015年“猛狮电池杯”全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第三分站赛——广东三水站的比赛于7月12日落下大幕,5个组别冠军各归其主。虽然炎热的天气给参赛车手和赛事保障带来更多挑战,但依然无法阻挡广东乃至来自全国其他地区的车迷的热情。近几年经过不断创新和改革的CRRC赛事,其独树一帜的品牌魅力和赛事内涵正在逐渐成型。

自中国超级摩托车锦标赛(CSBK)暂时告别以来,大排量摩托车组别已有几年时间未出现在全国公路摩托车赛事的舞台上。近两个赛季以来,中国摩托运动协会携手“猛狮电池”全新打造的CRRC赛事稳步前行,渐趋成熟,但关于“CRRC增设大排量组别”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歇过,甚至还有部分声音认为“缺少大排量组别导致CRRC影响力不足”。有圈内人士举出近几年来在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影响力不俗的泛珠赛车节超级摩托车组为例,力证大排量车型组对于提升摩托车赛事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作用。

不可否认,在讲求速度与激情的摩托车赛场,大排量组别的精彩程度和可观赏性肯定要高于其他车型组,但对于车手水平、车队保障、赛车性能和赛事组织等方面的要求也更高。作为公路摩托车赛场的“高大上”项目,大排量车型组对于提升赛事水平和影响力有着积极作用。然而,古语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国内摩托车运动奋力复苏的过程中,旨在打造中国公路摩托车规范和基础赛事平台的CRRC,对于大排量车型组的需求,其实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迫切和必需。

经过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快速发展,国内的摩托车运动在近年来遭遇诸多挑战。禁摩、赛道设施不足、车手培养不畅、运动市场化和职业化改革遇阻等,都使得中国摩托车运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面对新的挑战,如何建设和完善更加契合中国摩托车产业和运动发展现状的赛事尤其是全国性品牌赛事,为中国摩托车运动培养更多的可用之才,成为中摩协和摩托车运动界亟待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CRRC从2013年开始推进一系列新的改革和升级——引入新的赞助商,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市场开发体系;设立更贴近国内主流摩企和产业发展现状的“厂商杯”;逐步降低参赛门槛,为培养年轻车手创造更多有利条件等举措,都使得近几个赛季的CRRC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快速发展局面。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须讳言,如今包括CRRC在内的国内摩托车赛事依然存在竞争力不足、悬念不够、影响力有限等不足和短板,但没有点滴积累和微小进步,包括CRRC在内的国内摩托车运动更是无法取得质的飞跃和提升。现阶段的CRRC无如正处于培育期的树苗,需要的是涓涓细流和和煦阳光,需要的是循序渐进,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改革和发展。如果在赛车、车手、保障等各方面资源及条件均不成熟的硬性推出大排量车型组别,反而会令本就不充盈的赛事资源受到冲击和浪费,无益于中国摩托车运动的整体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汽摩中心摩托车副主任龚红果在接受采访时坦言,目前在CRRC赛场开设大排量组别的条件尚不成熟,“如今的CRRC还承担着培养更多车手尤其是年轻车手的重任。如果没有能够驾驭大排量赛车的车手,无法形成良性循环的车手发展道路,引入大排量组别将会占用绝大部分本来属于年轻车手成长的赛事资源,对于中国摩托车运动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作为国内的老牌摩托车车队,近几个赛季重返CRRC赛场的宗申车队,曾组队参加过MOGP等世界顶尖赛事,对于大排量车型组显然更有发言权。宗申车队赛事总监吴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CRRC没有必要为他人做嫁衣。现在国内还没有成熟上市的大排量赛车,如果CRRC增设大排组,只能使用国外品牌赛车比赛,再加上国内优秀车手资源的紧缺,很有可能演变成外援开着‘外车’比拼的情况,这对于国内摩托车运动和整个产业的发展究竟有多大好处呢?”他认为类似于泛珠、成都的西南赛车节、上海的“天马论驾”等赛事的大排量组别拥趸众多,有着赛地靠近港澳台地区、民间赛车“发烧友”热情高涨等各自的特殊原因,但“民间大排量摩托车爱好者,和真正驾驶大排量赛车进行正规比赛,毕竟还是有天壤之别。”

在CRRC的整体发展规划中,其实已经就未来增添大排量车型组进行了考量。近两个赛季的厂商杯由150CC升级为250CC,不仅更加贴近国内摩托车厂商的主流车型,也为今后设立大排量组别进一步蓄力。如果国内车队和车手能够通过CRRC的平台进一步磨砺,如果CRRC的赛事资源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大排量车型组重返全国赛舞台其实并不遥远。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