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从《罗马假日》走出来的摩托
2011-06-20 14:01  浏览:1189


《罗马假日》中骑着Vespa摩托的奥黛丽·赫本

在1953年的罗马街头,一个记者,一位公主,驾着一辆轻便的小摩托车悠闲地穿梭在罗马的街头巷尾。公主穿了一袭半截式衬衫蓬蓬裙侧身坐在后座,轻轻从后边双手环抱着一身英挺灰色西装的他,在罗马的每一条大街,每一个弄堂中都留下了她咯咯地欢笑声。在这部派拉蒙公司拍摄的传世经典中,我们所能看到的不单是奥黛丽赫本所饰演的安妮公主的一次离经叛道,也不光是又一次能同时赚人泪与笑的动人情感,甚至也不止是英俊潇洒的记者格里高利派克由此与奥黛丽赫本结下一世的真挚友谊——更深层次的,是意大利式生活模式的一次广泛而具永久性的传播——这么说似乎有些煞风景(报价 图片 参数),但依旧需要揭示清楚的是,《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能感动影迷多久,意大利的精粹就能传承多久。

《罗马假日》中骑着Vespa摩托的奥黛丽·赫本

那么,在这部电影里,所谓的意大利生活精髓究竟是什么呢?是罗马承载深厚历史的城市(报价 图片 参数)建筑,是罗马人悠闲晒太阳的生活节奏,还是奥黛丽赫本一身身剪裁适宜的典雅裙装?其实在资深影迷的眼里,就算这些加起来,恐怕都抵不上一辆载着格里高利派克和奥黛丽赫本漫行在大街小巷的摩托车

普通人可能不解,须多品几遍你才明白它的可贵处。奥黛丽赫本的清丽脱俗和格里高利派克的俊朗倜傥固然般配到叫人心服口服,两人间必然是无花果的恋情也定是引人入胜,但真正挠到人心痒的,是那辆象征着自由的摩托车。驾上它,顿时就抛却了世俗,抛却了烦恼,甚至抛却了躯骸。其妙用就如同嫦娥所偷食西王母的不死药一般,就此与这世间的凡夫俗子们划开界限。抖一抖双脚,从地面轻灵地起飞升空,直入“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奇妙境界。

这颗超凡入圣的“灵丹妙药”就是Vespa,意大利国宝级摩托车品牌,其儒雅的款型也被台湾人称作“小绵羊”。如今,它的足迹早已几乎遍布全世界的大街小巷。而驾驶它的人,不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十之八九也必然有个同样的心结,即无须它要跑得多快多猛,只求它能驮着自己潇洒起飞。不说像嫦娥奔月那样翩翩然,即使能学得格里高利派克的一半神髓,这辆价格不算便宜的Vespa便已值回票价。

每样创作品都天生著写着隐形的条形码,上面清清楚楚地列出创作者的思想背景,逻辑过程以及何方人士。这是一套高深的解码过程,够资历的鉴赏者通过“望、闻、问、切”,便能跟你分析清楚同是意大利人,为何Romeo Gigli的色彩会如此天花乱坠,而Giorgio Armani却能在当初唤起大家对大地色系的热爱。

由此理,Vespa也注定只能由这些生性烂漫,恣情不羁的意大利人创造。谈起Vespa的历史,曲折得有趣。在经历了失败的二战后,意大利全国进入了工业经济灾难性的倒退,原先的航空业的Piaggio公司亦面临物资短缺和资金困难的窘境。无奈下,Enrico Piaggio,公司创始人Rinaldo Piaggio的儿子毅然决定离开航空领域,转而设计出一种当前负担得起的国民交通工具,以解决国内群众的燃眉之急。Piaggio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被称为“Velte”的机车,由设计师Vittorio Belmondo设计的MP5型号,在概念上,始终被大众认为是日后Vespa之前身。但事实上,两者还是有着相当差异。Vittorio Belmondo最初设计的机车,前翘双须,后臀丰满,简直活似一个蜗牛——还是驮一个壳的——而它尾部的设计更因太过臃肿,常常容易蹭脏驾驶者的裤腿,一点都没有潇洒可言。若果电影里的格里高利派克和奥黛丽赫本是骑着它漫游罗马,恐怕一圈下来,赫本的白裙早就沾满斑斑油渍成了像Alexander McQueen设计的泼墨长裙。设计完成后,那些工人们嬉笑间给了它一个花名“Paperino”,在意大利语中是“唐老鸭”的意思。大老板Enrico Piaggio看了这奇怪的外形眉头一皱大为不喜,驳回了设计,并建议他使用更多航空领域派生出的空气动力学知识。


1960年代,英国Mod青年都爱骑着改装的Vespa飙车

其实从设计终旨和外形上来说,现代Vespa真正的雏形须追溯到二战前美国内布拉斯加州(Nebraska)设计的库什曼滑板车(Cushman)。库什曼呈橄榄绿色,结构设计轻巧精密,最初是作空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的运输奇兵(报价 图片 参数)。打仗时也曾立下奇功,那时纳粹为防美国人大举进军,曾战术破坏了意大利东北部白云石山脉间(Dolomites)的道路和桥梁,没想到的是,美国大兵们就这样驾着它轻巧地绕过这段山涧间的荒路,为纳粹军们记忆犹新。

1945年,Piaggio将设计出第一架可升空直升机的意大利工程设计师Corradino D'Ascanio挖角了过来,全权负责Vespa的设计重责。

Corradino D'Ascanio甚为固执,带着恃才傲物的骄傲。从第一天接手Vespa起,他就拒绝去碰上一任设计师的成品乃至草图,一切都须重头开始。其实,这个穿着合身西装,一丝不苟的光头佬在此之前压根不会骑摩托车,甚至从没碰过。从他“门外汉”的角度认为,像骑马一样提腿跨上去太不方便了,一点也不符合适合男女老幼的国民交通工具的标准。在一个周末早晨,他很自然地就决定了Vespa的重要特色——前置把手,车身中空,后座马达——这种结构方便了人们轻易坐上去,而不是骑上去。这也不会容易蹭脏姑娘的裙摆,或者是遇到身材短小的人跨不上鞍的尴尬。

新的设计被命名为MP6,线条流畅,比例精确,且因Corradino D'Ascanio的航空出身,在许多技术上都融入了当时首屈一指的航空科技。老板Enrico Piaggio一见到就心生欢喜,他迈着轻快步子一屁股就坐了上去,双手一抬,正好搭在前置的把手上,手腕一转,发动机“嗡嗡”的轰鸣声响起,他立即大声叫道:“Sembra una vespa!”(这是黄蜂的声音!)

1946年4月,Piaggio公司旗下的Vespa摩托车正式向当局提交摩托车设计专利,继而米兰博览会上公开亮相,各地订单纷至沓来。随之,Vespa的辉煌就此起飞。

罗兰巴特曾解析,穿着的服装不外乎是个人内心的投影。佛说的更彻底,“世间一切有为法,唯心造耳”。而人们对交通工具选择亦不外如是。性格使然,有些人生来就狂爱Harley-Davidson这般用生命燃烧的速度,而有些人则更青睐于Vespa、Lambretta之流的不疾不徐,自由自在。

Vespa式的价值观塑造其实与60年代兴起的MOD(Modernist)文化分不开关系。60年代的英国,经济腾飞,工作大把,小时候吃过苦头的年轻人方知甜滋味。而因为有了独立的经济能力,他们把不少精力花在娱乐扮靓上,这较之他们的上一辈自由许多。除了标志性的Fred Perry Polo衫外,Ben Sherman的箭靶T恤、宅身西装、Rayban墨镜、Clarks沙漠靴或一双Dr.Martens之外,一辆轻便的Vespa小绵羊机车也是赶时髦家伙们的指定装备。通常的情况就是,这些年轻人周一至五勤快工作,一到周末就拿出衣柜中最漂亮的衣服去彻夜狂欢,而因为有了Vespa,他们也不用担心赶不上最后一班公车之类的糗事。

在2004年被翻拍的电影《Alfie》里,Jude Law所饰演的花花公子Alfie则重新刻画出了一个现代版MOD的形象——实质上,称之Dandy或许更为恰当。但可惜,真正意义上的Dandy绝没可能赶上Vespa的年代——男主人公Alfie信奉“衣着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因此他衣着考究,穿一套Tom Ford时期的Gucci西装,粉红色衬衫及Prada皮鞋;喷香水时,甚至也不忘给“下卧铺”的兄弟来上点儿,足见情趣。但这是个落魄的花花公子,以开豪华房车(报价 图片 参数)为生。在平时,他的交通工具是一部蓝白相间的Vespa,载着他,和他各个女朋友,徜徉在曼哈顿的大街小巷。

此外,Vespa在好莱坞的大小电影中绝不乏身影,无论是《天才瑞普利》、《本杰明·巴顿》、《致命译电》还是《罗马罗马》,它均示人以自由潇洒的形象。港人欧阳应霁也曾专文讲述Vespa,一番赞美后也不忘结尾处自嘲:“根本没有任何驾驶执照的我,所谓爱车也光是经过汽车陈列师的橱窗目瞪口呆地看。”实际上,这何尝不是意大利生活模式成功传播的最好证据?英国老牌时装设计师Paul Smith甚至还三番两次地为Vespa“换新装”。而运动品牌Adidas也曾以Vespa为灵感,多次创作了新鞋款。

这一切虽都是附加价值,但实际上正是这种无形资产才最值钱。可以说,如果没有《罗马假日》在1953年的热映,Vespa恐怕也远不能推广至全球市场,乃至于孕育出自己的品牌精神。实和虚,有形和无形,向来是相辅相成的——正如同Vespa和Harley-Davidson,少了任何一个,马路上都会缺了一份精彩。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