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五通乡桐林村是一个位于大山深处的小乡村,曾经交通不便,群众生活极度困难,如今这里不但通上了公路,群众还过上了富裕生活。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能有这样的变化,全靠有个好书记。”“何书记心里始终想着我们,为大家做事他再累也高兴。”从村民的交谈中,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10年骑坏4辆摩托车
在通往开县五通乡桐林村各组的道路上,每天都能见到一个戴着头盔,挎着背包,骑着摩托走乡串户的中年人,他就是被当地群众称为“摩托书记”的何洪荣。
“何书记时常骑着摩托车到我们这里来了解大家的生产生活情况,谁家有什么事情还可以叫他代办,他一定给你办得好好的。”村民黄孟恒说,由于何书记来的次数多,和大家都很熟悉,大家都把他当朋友看,有什么话喜欢跟他说,有什么想法也愿意跟他讲。
“我们村山多面积广,村民居住比较分散,我每天只能骑着摩托车来回跑。”何洪荣说,从2004年买了第一辆摩托车以来,十年时间他已经更换了4辆摩托车。
“到每个村的道路都是一些机耕道,路面高低不平,石块大小不一,稍不注意就会把轮胎钉破。”何洪荣说,十年来他已经记不住在这样的山路上跑了多少个来回了,更记不清有多少次轮胎被钉坏了。
“2004年我和他一起买的摩托车现在还在骑,而他都换了几辆了。”“有什么事情只要给何书记打一个电话,用不了多久他准会骑着摩托车赶来。”何洪荣每天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地跑,赢得了大家的称赞和认可。
手机成了“村民热线”
“何书记,我地都还没有挖出来,包谷可能种不下去了哟。”今年5月上旬,正在为村里公路硬化忙碌的何洪荣接到村民黄章金打来的电话。
“你不用着急,我明天上来看看。”何洪荣知道,黄章金已经70多岁了,家里只有他一人,种庄稼确实有些困难。
“我来帮你种包谷。”第二天一大早,何洪荣骑着摩托车拉着玉米种子就来到了黄章金家。
在何洪荣和当地几个村民的帮助下,没用多长时间黄章金家的几块地就全部种上了玉米,他拉着何书记的手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有了手机后,我的手机就没有关过机。”何洪荣说,现在村里留在家的大都是一些老年人,要是遇到处理不了的事,他们都会给他打电话,所以手机不能关机。
“3月份我们这里缺水,只能去很远的地方挑水吃,而我身体不好弄不到水吃,只能给何书记打电话。”村民刘异权说,当天下午何书记就赶来了,还带来了好多水管,最后从别人家给他牵来了自来水。
“我手机换了几个了,但号码一直没有换过。”何洪荣说,号码一直不换、手机从不关机、睡觉时手机放在枕头下,这已经成了他多年不变的习惯。
带领村民走上幸福路
从开县五通乡场镇沿着一条正在硬化的水泥路向桐林村走去,路边除了长势良好的庄稼外,还生长着杜仲等药材;一个个山羊养殖场藏在树林间,喂养着健壮的黑山羊……
“这些年,在何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村不光是基础设施搞好了,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村民杨良珍说,前些年,他们村没有一条水泥路,没有一个产业,大家的生活艰难得很,只能外出打工。而现在不少村民留在家里养羊、种药材,生活照样过得很滋润。
“我们村无论是地理优势还是资源优势都不如其它地方,就只能在建设好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一些特色产业帮助村民致富。”何洪荣说,这几年村里已经修建公路20余公里,现在正在硬化的4.8公里预计9月底就可完工了。
据何洪荣介绍,除了公路建设外,这些年他们也加大了人饮工程、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村民种植杜仲500余亩,养殖山羊2000多只。
“等路硬化好了,我们还打算在村里种植核桃、猕猴桃、油桐等。”何洪荣说,他相信过不了几年,桐林村群众的生活一定会更好。